央企降薪政策明确覆盖72家重点企业,其中国家电网等能源巨头位列名单前列。此次改革以“效益挂钩、结构优化”为核心,通过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的三层架构,推动高管薪酬与业绩深度绑定,尤其对金融、能源等高薪行业冲击显著。
-
政策背景与覆盖范围
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度改革方案》,72家央企纳入降薪范围,包括国资委直属的53家(如中石油、国家电网)及金融铁路等19家特殊领域企业。国家电网作为能源行业代表,其高管薪酬将严格参照职工平均工资倍数核定,杜绝“亏损仍高薪”现象。 -
薪酬结构调整亮点
改革后,高管薪酬不再“一刀切”,而是依据企业效益动态调整。例如,绩效年薪占比提升至50%以上,任期激励则约束短期行为。国家电网等企业需同步规范福利待遇,取消隐性收入,实现薪酬透明化。 -
行业差异与执行效果
金融央企高管年薪普遍缩减50%以上,而能源类企业因原有薪酬基数较低,降幅相对平缓。国家电网等企业通过绩效挂钩,既保障基层员工权益,又强化了全员降本增效意识。 -
长期影响与员工反馈
降薪政策虽引发短期阵痛,但有助于打破“铁饭碗”思维。国家电网等企业通过优化考核机制,将员工收入与企业经营、绿色发展等长期目标绑定,激发内生动力。
提示:央企薪酬改革是国企深化治理的关键一步,未来或进一步扩大市场化选聘比例。企业需平衡公平与效率,避免“一刀切”挫伤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