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职时,员工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N),但不适用于N+1赔偿规则,因为N+1仅适用于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的情况。
1. 经济补偿金(N)
- 适用条件:员工被迫离职,即因公司违法行为或未按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
- 计算方法:经济补偿金按照员工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按半个月计算,超过六个月按一个月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金 = 赔偿月数 × 近12个月平均工资。
- 计算示例:假设员工工作2年6个月,近12个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则赔偿月数为3个月,经济补偿金为5000 × 3 = 15000元。
2. 赔偿金(2N)
- 适用条件: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可以主张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 计算方法:赔偿金 = 赔偿月数 × 近12个月平均工资 × 2。
- 计算示例:继续以上例,赔偿金为5000 × 3 × 2 = 30000元。
3. 代通知金(N+1)
- 适用条件:N+1赔偿规则适用于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且未提前30天通知的情况。
- 计算方法:代通知金 = 赔偿月数 × 近12个月平均工资 + 1个月工资。
- 计算示例:假设员工工作2年6个月,近12个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则代通知金为5000 × 3 + 5000 = 20000元。
4. 被迫离职与N+1的区别
- 被迫离职:员工因公司违法行为或未按合同约定而离职,适用经济补偿金(N)或赔偿金(2N)。
- N+1:仅适用于公司单方面辞退员工且未提前30天通知的情况,员工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N)和额外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总结
被迫离职时,员工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N)或赔偿金(2N),但N+1赔偿规则不适用。建议员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赔偿方式,必要时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