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若公司拒绝支付被迫离职的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流程
-
协商沟通
首先尝试与公司协商,明确表达赔偿诉求,并保留书面或电子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录音等)。协商应尽量以书面形式进行,确保证据完整。
-
投诉举报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提供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等证据,要求其介入调查并督促公司支付赔偿。
-
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需附上证据(如工资条、沟通记录、公司政策文件等)。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裁决赔偿金额,标准为:
-
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社平工资3倍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
-
提起诉讼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维护权益。
二、关键证据
-
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作证、离职证明等;
-
被迫离职证据 :与公司的沟通记录(邮件/短信/录音)、工作环境照片、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证据(如欠薪、社保欠缴等)。
三、注意事项
-
时效性 :仲裁申请需在1年内提出,诉讼起诉需在仲裁裁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启动;
-
法律咨询 :若过程复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合法有效。
通过以上步骤,劳动者可依法追索赔偿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