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给员工降薪的套路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合法或灰色手段变相削减人力成本,常见手段包括模糊薪资结构、虚假高薪承诺、绩效挂钩克扣、调岗降薪组合拳等,员工需警惕这些陷阱并依法**。
- 模糊薪资结构:企业将薪资拆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实际通过调整绩效比例或考核标准大幅降低实发工资。例如,承诺月薪2万却将70%划为绩效,再以“未达标”为由仅发8000元。
- 虚假高薪承诺:招聘时夸大薪资范围(如“1万-1.5万”),入职后以“岗位调整”或“公司政策”为由仅按底限发放,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绩效挂钩陷阱:突然增加不合理的考核指标(如“公司净利润达标率占绩效30%”),变相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员工,导致绩效工资归零。
- 调岗降薪组合拳:以“业务调整”为名强制调岗,新岗位薪资明显低于原岗位,或通过新考核体系制造降薪借口,逼迫员工主动离职。
- 拖延或打折发放工资:以“资金周转”为由延迟发薪,或单方面通知“本月只发80%,剩余后续补发”,实则长期拖欠,属于违法降薪行为。
遇到上述情况,员工应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沟通记录等证据,优先协商解决;若无效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法律明确规定,单方面降薪需双方协商一致,否则企业需承担补足工资及赔偿责任。职场中,识破套路才能守住权益,必要时果断运用法律武器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