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统计法律法规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修订在保障统计真实性、强化监督机制、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下是具体亮点:

1.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统计工作方向

修订版明确“统计工作坚持中国***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要求写入法律,确保统计工作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2. 加强统计监督,防范统计造假

新增条款要求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的统计监督体系,重点监督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情况,从而有效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行为。

3. 完善统计信息化建设

修订版强调统计信息化的推进,包括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促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和存储技术的全面升级,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4. 健全统计标准,纳入新经济领域

法律要求根据新经济新领域的发展,健全科学合理的统计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并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强化统计责任,明确法律责任

法律进一步明确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责,对违法行为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责任,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总结

2024年《统计法》的修订不仅完善了统计工作的法律框架,还通过加强监督和信息化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统计保障。企业和个人应关注相关法规,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共同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本文《2024年统计法律法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6322.html

相关推荐

2024年统计法什么时候实施

2024年统计法实施时间:2024年9月13日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修改采取的是修正方式,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技术规范(2024)》,以修正方式修改的法律,其施行日期不作修改。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修正《统计法》的主要内容 1.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党史重大事件

1954年是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抗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等事件深刻影响了国家政治、外交和社会建设。这一年,中国***通过制度完善、国际参与和民生保障,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 ​​宪法奠基与制度完善​ ​ 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1954年是全球政治、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亮相日内瓦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准则​ ​,同时​​全球首艘核潜艇下水​ ​与​​越南奠边府战役重塑东南亚格局​ ​等事件深刻影响了历史进程。 ​​中国政治与外交里程碑​ ​ 日内瓦会议上,***率团参与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谈判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期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并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 ,标志着国家权力开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 1. 会议背景 这次大会是在新中国成立五年后召开的,旨在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主要历史事件

1954年是新中国奠定社会主义制度基础的关键一年,​​首部宪法颁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一五”计划启动​ ​等事件深刻影响了国家发展轨迹。这一年国内经济、外交、法制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面临长江流域百年洪灾等严峻挑战。 经济领域,国家对粮食、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鞍山钢铁三大工程投产标志着工业化起步,南昌飞机制造厂成功试制初教-5教练机。政治方面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确立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 ‌召开,而非1954年。这次会议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的战略方针,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转折意义 ‌。 ‌关键亮点与分述: ‌ ‌历史背景与决策转变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面临经济停滞与社会矛盾累积等问题。会议果断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提出‌解放思想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49到1956思维导图

​​1949-1956年是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其历史脉络可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呈现三大核心事件:开国大典标志政权建立、国民经济恢复奠定发展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 ​​开国大典与政权巩固​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通过《共同纲领》构建国家框架,同时开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迅速稳定国内局势并提升国际地位。 ​​经济恢复与工业化起步​ ​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49-1954是什么时期

1949-1954年是新中国从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渡时期​ ​,​​完成了国家重建、经济恢复和社会制度转型​ ​。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包括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国民经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通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等重大举措,为后续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政权巩固与国家统一​ ​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开展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实现祖国大陆统一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49到1952的重大事件

​​1949至1952年是新中国奠定发展根基的关键时期,​ ​ ​​从开国大典到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系列重大事件彻底重塑了中国社会结构与国际地位。​ ​ ​​这一时期的核心成就包括:国家政权巩固、经济秩序稳定、社会制度变革,以及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百年屈辱史的终结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同年12月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49到1954有什么事件

1949到1954年的重要事件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尊严。 土地改革 :1950年开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25-05-15 资格考试

2024新统计法解读

​​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聚焦数据真实性、监督效能与信息化改革,通过强化党的领导、防治统计造假、健全核算体系等举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坚持党的领导​ ​ 新法首次明确规定“统计工作坚持中国***的领导”,将党中央关于统计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规范,确保统计事业方向正确。 ​​构建权威统计监督体系​ ​ 新增“加强统计监督”条款,要求对重大政策落实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制定什么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同时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标志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系正式形成。会议还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国务院组织法》等五项国家机构组织法,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基础。 ​​里程碑意义的宪法诞生​ ​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0年什么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1950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部法律于5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共8章27条,核心内容包括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的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确立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 1. 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婚姻法》明确废除了包办买卖婚姻、纳妾、重婚、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等封建陋习,打破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桎梏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之前我国国体是什么

1954年之前,我国国体为 社会主义制度 ,具体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体在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得到明确确认。 补充说明: 历史沿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即确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框架,1954年宪法通过后,对国体进行了法律层面的系统阐述。 核心要素 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基础联盟 :工农联盟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3年到1957年我国实行了什么

‌1953年至1957年,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这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奠基性工程。 ‌ ‌关键亮点包括:以重工业为核心、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工业化体系初步建立、农业合作化推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 ‌核心目标与重点领域 ‌ 一五计划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方针,重点建设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基础工业,同时兼顾交通运输(如宝成铁路、武汉长江大桥)和国防科技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确定了什么方针

1954年,中国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确立了​​“一化三改造”总方针​ ​,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方针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建设和所有制变革双轨并行,奠定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同时以宪法形式确立计划经济体制,标志着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全面转型。 ​​分点论述:​ ​ ​​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我国处于什么时期

1954年我国处于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 。 政治层面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层面 1954年正处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的实施阶段,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确立了什么边界

1954年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启边界问题和平谈判的关键年份​ ​,​​确立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方针​ ​,并​​首次与缅甸、印度等邻国展开边界问题磋商​ ​。这一年虽未正式划定具体边界线,但为后续解决争议奠定了原则框架,尤其在中缅边界谈判和中印西藏协定中体现了中国通过外交协商解决领土争端的立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 ​ 1954年,中国与印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1954年大事一览表

1954年是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的一年,​​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亮相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并颁布《宪法 》​ ​,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迈向新阶段。全球范围内核潜艇下水、法国撤军印度支那等事件重塑国际秩序。 ​​中国政治里程碑​ ​: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为国家主席

2025-05-15 资格考试

保教费的最新政策

根据最新政策,保教费标准已全面调整,不同地区和幼儿园类别收费标准差异显著。以下是详细解读: 1. 收费标准 省一级幼儿园 :最高收费840元/人·月(金华地区),或995元/月(广州示范园)。 省二级幼儿园 :600-700元/人·月,具体视地区而定。 省三级及以下幼儿园 :最低255元/人·月(西安)。 2. 收费项目 保教费 :包括保育和教育费用,实行政府定价。 服务性收费 :如伙食费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