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现法治化治理,核心措施包括: 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总包代发等全链条监管,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制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政府投资项目违规将问责负责人,工程建设领域成为重点整治对象,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不再难。
- 责任明确化:用人单位是工资支付第一责任人,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资将追究建设单位责任,施工总承包单位需对分包单位工资支付承担连带责任。
- 支付规范化:工资必须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支付,不得以实物替代;用人单位需编制工资台账并保存3年,农民工有权获取工资清单。
- 工程领域专项治理:实行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建设单位需按月拨付人工费用至专户,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专户直接代发工资,杜绝资金挪用。
- 监管与惩戒强化:人社部门可依法查询欠薪单位金融账户、房产车辆信息,对拒不配合的可请求公安机关协助;拖欠工资且拒不整改的,将面临罚款、降低资质、吊销执照等处罚,严重者列入失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 **渠道畅通:农民工可通过投诉、调解仲裁或诉讼**,法律援助机构优先提供支持;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举报欠薪行为。
根治欠薪需多方共治,用人单位应严守法律底线,劳动者需增强**意识,政府部门将持续强化执法与普法。若遇欠薪,及时保留证据并依法**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