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只给员工缴纳五险而不缴公积金属于违法行为,员工有权要求补缴并可通过法律途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公积金与社保同为强制性缴纳,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职工缴存,否则将面临1万至5万元罚款甚至法院强制执行。
-
法律明确要求“五险一金”必须同步缴纳
无论是社保还是公积金,均规定用人单位需在用工30日内办理登记并足额缴存。社保的强制性已广为人知,但公积金同样受《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约束,单位无权单方面取消。例如,北京、上海等地明确将公积金缴存纳入行政处罚范围,逾期不缴可能被申请强制执行。 -
员工**途径与补缴时效
即使员工已离职或退休,仍可追溯在职期间的公积金权益。法院判例显示,补缴要求不受两年时效限制,员工只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即可启动追缴程序。若单位拒缴,员工还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主张权利。 -
农村户籍职工同样适用
部分单位误以为农村户籍职工可免缴公积金,但法律明确规定,只要存在劳动关系,户籍性质不影响缴存义务。各地政策已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强制缴存范围,单位不得歧视。 -
公积金的核心福利不可替代
公积金不仅是住房**的低息来源,还可用于租房提取、大病医疗等应急支出。若单位未缴存,员工将丧失公积金**资格,商业**利率通常高出近2%,长期来看损失显著。
提示:若遭遇单位拒缴公积金,建议优先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商,同时保留工资记录等证据。协商无果时,及时向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书面投诉,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支持以全面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