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月15号发工资是合法的,但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发放日期,二是必须按月足额支付。 这种发放方式常见于企业财务结算周期,尤其适合跨月核算薪资的行业(如零售、服务业)。若遇节假日需提前支付,否则可能构成拖欠。
-
法律依据与合规性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按月支付”,但未限定具体日期。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次月15号发放完全合法。例如,当月工资次月15号发放的模式,既符合“按月支付”要求,又为企业预留合理核算时间。 -
企业操作惯例
多数企业选择次月15号发薪,因需结合考勤统计、绩效核算等流程。例如,零售业常因跨月排班需次月结算,此时15号发放既能保障财务合规,又避免因过早发薪导致数据误差。 -
劳动者权益保护
若企业未按约定日期支付(如延迟至次月20号),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申请支付令。但单纯“次月15号发放”不构成违法,关键看是否足额、准时。 -
特殊情况处理
遇节假日需提前至最近工作日支付。例如,次月15号为周日时,企业应在14号完成发放,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拖欠。
提示: 若薪资发放延迟超15天或未足额,建议保留工资条、合同等证据,优先协商,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合法性与否取决于约定履行,而非固定日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