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但未缴纳社保原则上仍算应届生。关键判定依据是社保记录而非劳动合同,但需注意两点:一是部分单位或考试可能将签约视为就业,二是超过择业期(通常2年)将自动失去应届身份。以下是具体分析:
-
应届生核心标准
教育部规定,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无社保缴纳记录的毕业生保留应届生资格。劳动合同属于民事约定,社保才是官方认定的就业凭证。 -
特殊情况影响
- 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可能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需查看具体招考条款
- 企业校招时,部分HR会将签约者排除在校招范围外
- 灵活就业合同、实习协议通常不影响应届身份
-
补救措施
若已签约但希望保留应届资格,可与企业协商:- 解除劳动合同并开具未就业证明
- 暂缓缴纳社保(需确保企业配合)
总结:社保记录是分水岭,但政策执行存在弹性。建议优先咨询目标单位,同时保留毕业证、空白三方协议等佐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