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员工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并领取了报酬,用人单位就必须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社保缴纳记录是确认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之一。
1. 劳动关系认定的依据
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认定劳动关系时可以参考以下凭证:
-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
- 用人单位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
-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记录;
- 考勤记录等。
2. 用人单位未签合同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费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3. 劳动者的**途径
劳动者发现未签订劳动合同或未缴社保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补缴社保;
- 必要时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 用人单位补缴社保的义务
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依法为员工补缴社保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拒绝补缴,劳动者可依据社保缴纳记录和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权益。
总结
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免除用人单位的社保缴纳义务。劳动者应保留好工资支付凭证、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据,以便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建议用人单位及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因未履行法定义务而承担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