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非“铁饭碗”,公司可在法定14种情形下依法解除劳动关系,包括协商一致、员工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等。但解除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否则可能面临高额赔偿。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合法解除情形
公司可依据《劳动合同法》解除无固定期限合同,例如:员工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等。若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后无法胜任工作,或经培训/调岗仍不胜任,公司也可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N+1)。 -
违法解除风险
若公司未举证员工过错(如未明确违纪事实)或未优先留用无固定期限员工(如经济性裁员时),可能被判定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2N)。例如:员工连续两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后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公司拒绝即构成违法终止。 -
特殊保护条款
员工在孕期、医疗期、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公司不得单方解除合同。协商解除或客观情况变化(如企业破产)导致合同终止时,公司仍需支付补偿。
提示:无固定期限合同保障劳动者稳定性,但双方仍需遵守法律义务。企业应完善规章制度,避免随意解除;员工需明确自身权益,遇争议可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