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离职也可能获得赔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违法调岗等行为,劳动者即使主动提出离职,仍有权索要经济补偿金。关键在于离职原因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被迫解除”情形,而非单纯个人意愿。
分点论述:
-
法律明确支持的情形: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未提供劳动保护或条件、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劳动者权益等,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可主张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
个人原因离职无赔偿:若因“家庭原因”“职业发展”等个人理由辞职,且单位无过错,则无法获得补偿。需注意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否则可能需赔偿单位损失。
-
证据是关键:主张赔偿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记录等证明单位过错。例如,王某因单位未缴社保离职,法院判决支持其获赔4.9万元经济补偿。
-
程序与时效:需先申请劳动仲裁,对结果不服可起诉。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总结提示:劳动者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留存用工证据。若单位存在违法行为,主动离职反而是维护权益的合法途径,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