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离职通常无法领取失业金,但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如欠薪、未缴社保等),劳动者仍可主张经济补偿。 关键点包括:法定**情形、补偿金计算公式、被迫离职的举证要点,以下分点详解。
-
法定索赔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主动离职但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行为时,可要求经济补偿: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等。例如,公司拖欠工资超30天且未书面说明,员工提交《被迫离职通知书》后即可索赔。 -
补偿金计算标准
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月工资标准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若超过当地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且最长支付12年。例如,月薪1万元、工作5年,补偿金为5万元。 -
关键操作提示
- 证据保留:需保存工资条、社保记录、书面通知等证明用人单位过错。
- 程序合规:必须通过书面通知(如EMS邮寄)解除合同,口头离职无效。
- 时效限制:劳动仲裁需在离职后1年内提出,逾期可能丧失权利。
总结:主动离职索赔需严格符合法定条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部门,确保流程合法、证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