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九条规定,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若被行政处罚认定,将面临一系列严厉的惩罚措施 。具体而言,一旦发现财务造假行为,不论金额大小,公司都将被实施特别处理(ST)。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造假金额比例年限达到一定标准,公司还将面临退市的命运。
为了明确这一规定,新国九条对造假行为的追溯调整及行政处罚决定的生效时间进行了详细说明。公司必须完成处罚事项的追溯调整,并且自行政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满十二个月,方可向交易所申请撤销特别处理(即“摘帽”)。
此外,新国九条还大幅提高了财务造假的门槛。原先的指标是“连续2年造假金额5亿元以上且超过50%”,现已调整为“1年造假2亿”。这一变化无疑加大了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惩处力度,旨在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和财务透明度。
综上所述,新国九条对财务造假行为的处罚规定非常严厉,旨在通过严格的监管和惩罚机制,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