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规中关于财务造假导致退市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大幅降低财务造假重大违法退市标准 :
-
一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30% 。
-
连续两年虚假记载金额达到3亿元以上,且占比超过20% 。
-
连续三年及以上年度存在虚假记载 。
- 具体虚假记载科目 :
-
营业收入
-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者负债科目。
- 其他相关情形 :
-
上市公司披露的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均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的利润总额金额合计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的年度利润总额合计金额的50% 。
-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者被中国***责令改正后,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损 。
-
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被中国***责令改正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 。
- 特别处理 :
-
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包括最近两年连续亏损、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等情形。
-
其他特别处理 :包括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
- 上市公司因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如财务信息严重不实、虚假记载金额巨大等。
综上所述,财务造假导致的退市判定标准主要围绕虚假记载的金额、占比、时间维度以及是否触及特定规定等方面。上市公司一旦触发这些标准,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甚至强制退市的后果。建议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高度重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以避免因财务造假而导致的退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