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启动的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为行动纲领,明确2027年为阶段性目标节点,届时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而2035年则是长期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
核心规划与时间表
根据中央部署,2024年至2027年是乡村振兴集中攻坚期,重点围绕粮食安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等任务推进。到2027年,目标包括粮食产能稳定在1.4万亿斤、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35年则进一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
关键任务聚焦
- 粮食安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等工程保障产能,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资金超2400亿元。
- 城乡融合:推动户籍改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县域经济纽带作用。
- 生态宜居: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开发。
-
实施路径与挑战
规划强调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例如对脱贫地区延续帮扶政策。当前需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与国际环境变化对农业投入的影响,确保资金与政策落地效率。
乡村振兴是长期工程,需政策连贯性与社会合力。未来三年(2025-2027)为关键窗口期,建议关注中央财政动向与地方试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