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71-1999规范

17671-1999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螺纹紧固件机械性能》的核心文件,明确规定了螺栓、螺钉、螺柱等紧固件的材料性能、机械测试方法及技术指标,适用于工业制造、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质量把控。 该标准通过统一技术参数,保障了紧固件的可靠性、互换性和安全性,是生产、检验和采购的重要依据。

核心要点解析

  1. 适用范围与对象
    规范针对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螺纹紧固件,涵盖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等关键指标,适用于直径≤39mm的产品。特殊环境(如高温、腐蚀)需结合其他标准补充要求。

  2. 性能等级标识
    通过数字代号(如4.8、8.8)区分性能等级,首位数字表示抗拉强度极限的1/100(单位MPa),小数点后数字为屈服强度比。例如8.8级表示抗拉强度800MPa,屈服强度为80%即640MPa。

  3. 测试方法与合格标准
    包括拉伸试验、楔负载试验、冲击试验等。以螺栓为例,拉伸试验需满足断裂位置在杆部或螺纹部分,且无缩颈现象;硬度测试则需符合HRC或HV的对应区间。

  4. 实际应用意义
    规范的实施减少了因紧固件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例如汽车发动机、桥梁钢结构等关键场景中,8.8级以上高强螺栓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选择符合17671-1999规范的紧固件,不仅能确保工程质量,还能降低维护成本。建议用户根据实际工况匹配性能等级,并优先选择具备标准认证的供应商。

本文《17671-1999规范》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850119.html

相关推荐

sl237一1999废止用啥替代

ISO/IEC 15408-1 根据现有信息,SL 237-1999的替代规范如下: 主要替代标准 SL 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已被 ISO/IEC 15408-1 系列标准替代。该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000)制定,定义了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要求,旨在提升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相关说明 该替代过程由水利部于199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废止了包括SD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普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但最长保护期不超过20年;特殊情形如未成年人性侵害索赔时效自成年起算,且明确部分请求权(如停止侵害、抚养费支付等)不适用时效限制。 基本时效规则 一般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取代原《民法通则》的2年或1年规定。时效起算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若损害发生超过20年未主张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关于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普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取代原《民法通则》的二年时效,并明确时效起算、中止及衔接规则,旨在更好保护债权人权益、维护交易秩序稳定。​ ​ ​​时效期间与起算规则​ ​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保护期不超过二十年。分期履行债务的,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起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时效自受害人成年后起算。 ​​新旧法衔接原则​ ​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第188条诉讼时效

‌民法总则第188条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但最长不超过20年(自权利受损害之日起)。‌特殊情形下时效可中止、中断 ‌,如不可抗力或权利人主张权利。 ‌3年普通时效期 ‌ 一般民事权利纠纷(如合同、侵权)适用3年时效,起算点为“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及义务人。例如,借款到期未还,从约定还款日次日计算3年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废止后还具有法律依据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其相关内容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替代。以下是具体说明: 废止时间与法律依据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废止了《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9部法律。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的关系 《民法典》以《民法通则》为基础编纂,吸收了其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废止日期是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废止的日期是 2021年1月1日 ,具体原因如下: 废止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该法典实施后,《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等同时废止。 法律依据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第142条废止了吗

《民法通则》第142条关于条约适用的规定已于2021年1月1日废止,随着《民法典》生效,《民法通则》整体失效,但《民法典》未保留该条款,导致司法实践中条约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出现真空。 废止时间与背景 《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曾是我国法院适用民商事国际条约的重要依据,但《民法典》实施后(2021年1月1日),《民法通则》整体废止,且《民法典》未纳入类似条款,原有条约适用规则失去法律效力。

2025-04-25 资格考试

新安全法自2021年什么时候起实施

新《安全生产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核心亮点包括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突出风险防控、提升应急能力及加大责任追究。 实施时间明确 2021年6月1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订,同年9月1日生效,为安全生产领域提供最新法律依据。 强化主体责任 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投入,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从源头防范风险。 监管与处罚升级 建立政府主导

2025-04-25 资格考试

2021年有什么新法开始实施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 ‌正式生效,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涵盖婚姻、继承、物权等民生领域;‌《生物安全法》 ‌构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明确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 ‌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强化平台责任。 ‌重点新法解析: ‌ ‌《民法典》 ‌ 新增"居住权"制度,保障弱势群体住房需求 明确禁止高利放贷,年利率超LPR4倍不受法律保护 离婚设置30天冷静期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 1987年1月1日 开始实施。该法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86年4月12日通过,最初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并于1987年1月1日正式施行。 补充说明: 历史地位 《民法通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第一部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奠定了我国民法体系的基础。 后续发展 该法共156条,分9章,涵盖基本原则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颁布的意义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核心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八点: 一、开启民法典编纂进程 历史性突破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制定民法典总则,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为后续各分编的编纂奠定基础。 填补法律空白 中国此前缺乏统辖所有民商事法律的总则,该法填补了这一空白,为构建系统化法律体系提供了核心框架。 二、完善民事法律体系 制度框架确立 总则确立了民事权利、民事行为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第183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总则第183条是关于公司股东请求法院解散公司的规定,核心在于解决“公司僵局”问题,即当公司经营管理严重困难且继续存续会损害股东利益时,持股10%以上的股东可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适用条件 公司需满足“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且“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两大前提,具体表现为股东会或董事会长期无法有效决策,公司陷入瘫痪状态。 主体资格

2025-04-25 资格考试

民法总则和民法的区别是什么

《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主要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具有统领性作用;而《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的总则编和其他各分编(如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基础性规定,侧重于原则和一般性条款,而《民法》则涵盖更广泛的具体法律规范。 《民法总则》明确了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

2025-04-25 资格考试

《物权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物权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企业,出资人按照约定或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 ‌ 该条款明确了不同主体投资企业的法律地位及权益分配原则,是市场经济中产权保护的重要依据。 ‌出资主体多元化 ‌ 国家、集体和私人均可依法成为企业出资人,体现我国经济体制的包容性,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权益分配的核心内容 ‌ ‌资产收益权

2025-04-25 资格考试

物权法第149条规定每平米15.6元

无明确金额规定 根据现有法律条文和搜索结果,关于《物权法》第149条中提到的“每平米15.6元”的说法,实际情况如下: 一、法律条文解读 自动续期原则 《物权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无需续期登记。 续期费用的规定 该条款未明确续期费用的具体金额,仅指出续期费用“不会超过5位数,最低不得低于15.6元/㎡”。 二、关于“15.6元/㎡”的争议 具体金额的争议

2025-04-25 资格考试

中国物业费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981年 中国物业费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1年深圳东湖丽苑小区,这是中国首个引入"物业管理费"概念的外销商品房项目。该小区由香港开发商建设,于1981年推出时首次推行物业费制度,初始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0.3元,涵盖电梯维护、绿化养护等12项服务。 物业费的产生背景是现代建筑维护成本的显著增加。例如,上海中心大厦拥有128部电梯系统,年维护费用达千万;北京国贸三期日均需处理5吨垃圾

2025-04-25 资格考试

物业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物业费一般从开发商正式通知的交房日期开始计算,无论业主是否实际收房。 若因开发商原因导致延迟交房或房屋需维修,则以业主实际领取钥匙的时间为准。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费起算时间以房屋交付为界。开发商未交付的物业由建设单位承担费用,交付后则由业主缴纳。 特殊情况处理 尾房销售、交房延迟或房屋质量问题需维修时,物业费从业主实际收房日(如领取钥匙)起算,避免因开发商责任转嫁费用

2025-04-25 资格考试

小区物业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

小区物业费的收取时间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合同约定确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常规情况:以交房通知日期为准 一般规则 物业费通常从开发商发出交房通知的日期开始计算,无论业主是否实际接收房屋。 例如:2025年3月1日收到交房通知,次月1日(2025年4月1日)开始缴纳物业费。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提供服务的,不得以未接受服务为由拒绝收费

2025-04-25 资格考试

物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物业的起源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其核心发展源于城市化进程中住房管理的迫切需求。​​关键亮点​ ​包括:​​奥克维娅·希尔女士首创现代物业管理模式​ ​,通过规范租户行为改善居住环境;​​20世纪初专业化物业公司兴起​ ​,服务范围从基础维护扩展至社区综合管理;​​中国物业行业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 ​,由深圳引入并快速发展为现代服务体系。

2025-04-25 资格考试

物业费从哪天开始算法律条文

关于物业费的起始计算时间,法律条文和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解释,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法律条文规定 一般情况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 物业费应从房屋交付之日起计算 。若业主于2018年10月15日办理交房手续并实际入住,且物业提供了《入住登记表》《验房单》等证明文件,则物业费应从2018年10月15日起计算。 特殊情形 开发商通知的交房日期早于实际收房日期

2025-04-2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