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销执业证,禁止注册
关于执业医师挂靠行为的处理,根据相关规范和最新政策,主要处理方式如下:
一、行政处罚措施
-
吊销执业证书
一旦查实挂靠行为,卫生行政部门会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终止其执业资格。
-
禁止注册
吊销证书后,2年内禁止重新注册执业医师资格。
-
罚款与信用记录
可能伴随罚款,并将违规行为记录至个人诚信档案,影响终身。
二、法律责任
-
《医师资格考试违纪违规处理规定》
-
利用虚假材料报名的,当年考试成绩无效,2年内禁止报考。
-
通过考试后挂靠的,视为“以其他形式取得医师资格”,需重新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
-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对挂靠行为进行严查,涉及伪造证件、社保挂靠等情形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三、其他影响
-
社保与工作单位关联
卫生行政部门通过社保缴纳记录核查挂靠行为,若发现挂靠等同工作关系,需停止挂靠。
-
职业发展限制
挂靠期间无法通过职称评审、执业资格考试,且可能影响退休后的待遇。
四、注意事项
-
退休医师限制
已退休的医师只能在一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不得多点挂职或兼职。
-
处罚时效性
违规记录将长期保存,可能影响个人信用**、就业等多方面。
建议执业医师遵守相关规定,通过正规渠道注册执业,避免因小失大。若发现他人挂靠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