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陷阱、合同诈骗、信息泄露
以下是网上招工常见的骗局类型及防范建议,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高薪诱惑类
-
虚假高薪职位
通过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发布“日结千元”“月入数万”等夸张薪资,承诺“免费培训”“包住宿”等福利,实际是诱导求职者到工厂流水线、夜场陪酒或参与非法活动。
- 案例 :某公司以“国际海员”名义收取万元培训费,最终以“出国务工”为名失联。
-
违反常识的薪资承诺
普工岗位时薪普遍在18-22元,日薪300+的高薪几乎不存在。若遇到此类明显低于市场价的薪资,需警惕。
二、合同与权益陷阱
-
空白合同与高额违约金
部分公司要求签署空白合同或复杂协议,条款模糊且包含高额违约金,甚至以“违约”为由敲诈钱财。
- 防范 :务必通过企业官网或官方公众号核实招聘信息,避免签字空白合同。
-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骗局常通过虚假招聘获取求职者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用于非法借贷或倒卖。
- 建议 :仅向正规企业提交必要信息,谨慎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数据。
三、收费与权益侵害
-
连环收费项目
以“培训费”“保证金”“体检费”等名义收取费用,后续以各种理由拒绝结算或退还。
- 案例 :某人应聘“出海渔工”被收取数万元培训费,最终无法联系。
-
押金退还难
部分公司以“押金退还”为名收取费用,实际以“工作表现不达标”等理由拒绝退还。
四、其他常见手法
-
公司背景造假
直接盗用企业Logo制作虚假海报,伪造人事部工作证,甚至通过虚假官网或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
-
线上试岗诈骗
以线上试岗为名,要求注册办公软件、完成答题任务,过程中诱导提供银行卡或下载恶意软件。
五、防骗建议
-
核实企业信息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工商注册平台查询公司注册信息,确认经营资质。
-
警惕高门槛要求
若招聘方要求“16-65岁”“无需经验”等不符合常理条件,需谨慎甄别。
-
拒绝不合理收费
正规企业招聘绝不收取任何费用,遇到“押金”“培训费”等要求应立即停止沟通。
-
多渠道验证
通过熟人介绍、行业社群或政府平台核实招聘信息,避免轻信“内部推荐”。
若遭遇疑似骗局,建议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