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以下15种常见骗局需警惕: 1. 冒充公检法诈骗(伪造身份恐吓转账) 2. 刷单返利骗局(小额返利诱导大额投入) 3. 虚假投资平台(高收益幌子卷款跑路) 4. 杀猪盘情感诈骗(网恋后诱导投资赌博) 5. 冒充客服退款(索要验证码盗刷资金) 6. ETC失效短信(含钓鱼链接窃取信息) 7. 虚假征信修复(声称消除不良记录) 8. **敲诈(录屏威胁勒索钱财) 9. 虚假中奖信息(领奖需缴“手续费”) 10. 伪造慈善捐款(利用同情心敛财) 11. 代购诈骗(收款后不发货) 12. 游戏账号交易(虚假平台冻结资金) 13. 伪造疫情流调(索要银行卡信息) 14. AI换脸诈骗(视频通话伪造熟人) 15. 免费领宠物骗局(收取运费或保证金)
分点详解:
- 冒充公检法:骗子伪造通缉令,要求受害者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
- 刷单陷阱:前几单返现获取信任,后续任务金额陡增无法提现。
- 虚假投资:搭建仿冒交易所,后台操控数据使投资者血本无归。
- 杀猪盘:长期培养感情后,推荐虚假赌博网站诱导充值。
- 假客服:谎称商品质量问题,诱导共享屏幕窃取支付密码。
- ETC诈骗:短信提示“ETC停用”,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导致银行卡被盗。
- 征信修复:声称内部关系可修改征信,实则骗取服务费。
- **敲诈:诱导受害者露脸并录屏,以传播视频为由勒索。
- 虚假中奖:冒充综艺节目通知中奖,要求支付税费或保证金。
- 假慈善:利用灾害事件伪造捐款渠道,善款流入私人账户。
- 代购骗局:社交媒体发布低价奢侈品广告,收款后拉黑买家。
- 游戏诈骗:虚假交易平台显示“账户异常”,要求充值解冻。
- 疫情诈骗:冒充疾控人员索要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 AI换脸:通过合成视频冒充亲友借钱,声音画面高度逼真。
- 宠物领养:以“空运宠物”为由反复收取检疫费、笼具费。
防范提示: 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任何索要密码、验证码的行为均属诈骗。遇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切勿因慌乱或贪心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