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存在犯罪事实、需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管辖范围。 其中,犯罪事实需有明确证据支撑,涉案金额通常需达到3000元以上的“数额较大”标准;主观上需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且案件必须由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受理。
-
存在犯罪事实
立案前提是能证明诈骗行为客观存在,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以及被害人因欺骗行为处分财产。例如,谎称投资高回报项目骗取钱财,且金额达到立案标准(个人诈骗3000元以上)。若证据不足或仅为经济纠纷,则不符合立案条件。 -
需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必须达到刑法追诉标准,如诈骗金额、情节或危害性符合立案要求。即使未遂,若以巨额财物为目标或发送诈骗信息超5000条,仍可定罪。但若行为人无刑事责任能力或情节显著轻微(如金额未达标准),则不予立案。 -
属于管辖范围
案件需由犯罪行为发生地或结果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例如,跨地区诈骗需由主要犯罪地受理,若管辖权争议需由上级机关指定。程序合规是立案合法性的关键保障。
遇到诈骗时,及时保留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并向辖区警方报案。若立案受阻,可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法律对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受骗或救灾款诈骗等情形从严惩处,**时需注意时效和证据链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