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和执业律师不是一回事。关键区别在于:律师是泛称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法律从业者,而执业律师特指在律所注册、持有执业证书并实际开展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核心差异体现在资格认证、执业权限及法律责任三方面。
-
资格要求
律师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但未必实际执业;执业律师除通过考试外,还需在律所完成1年实习并通过考核,取得执业证书。未持证者不得以律师名义代理案件。 -
执业权限
律师可提供法律咨询或从事法务工作,但执业律师拥有更广泛权限:可独立代理诉讼、签署法律文件、出庭辩护等。例如,企业法律顾问可能是律师,但涉及诉讼必须委托执业律师。 -
法律责任
执业律师受《律师法》严格约束,需遵守职业道德并承担更高法律责任,如违规可能被吊销执照;普通律师若未注册执业,其法律责任相对有限。
总结:选择法律服务时,若涉及诉讼或正式法律程序,务必确认对方为执业律师;日常咨询则可选择具备资质的律师。核实执业证书是保障权益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