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四轮车国家最新政策明确要求车辆需符合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标准,包括尺寸限制(长宽高≤3500mm×1500mm×1700mm,整备质量≤750kg)、动力性能(比功率10-20kW/t,最高车速40-70km/h)及续航里程(≥100km),且必须列入工信部目录方可上牌。驾驶需持证(D照或相应准驾车型),违规车辆将面临查处,部分地区已设置过渡期或禁行令。**
- 分类与定义:低速四轮车被正式归类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座位不超过4个,设计时速低于70km/h。未列入工信部目录的车辆禁止上路,地方执法力度持续加强。
- 技术规范:车辆需满足严格的尺寸、质量及动力标准,电池续航需通过国标测试。比功率和加速性能的限定旨在平衡安全性与经济性。
- 上路要求:驾驶人需持有相应驾照,车辆须悬挂机动车号牌并投保交强险。多地明确无牌无证车辆将直接处罚,部分城市对老年人驾驶设置年龄限制(如80岁以上禁驾)。
- 地方差异:天津等地延长过渡期至2027年,而江西、云南等地已启动专项整治,严查非法改装、违法载人等行为。农村地区因需求旺盛,政策执行更需兼顾民生与安全。
- 行业呼吁:两会代表建议制定国家标准,开放部分路权,通过专用牌照和北斗定位实现规范化管理,推动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发展。
低速四轮车政策的核心是安全与合规,消费者购车时应认准工信部目录车型,及时办理登记手续。随着国标出台预期增强,行业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未来合法化进程或进一步惠及老年群体与农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