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最新案例显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及加班费争议仍是高发问题,劳动者**需重点关注。2024年典型案例中,法院明确支持劳动者主张经济赔偿金、双倍工资差额等权益,特别强调企业考勤记录缺失将承担举证不利后果,同时首次将"隐形加班"纳入加班费认定范围,对职场权益保护具有突破性意义。
-
违法解雇赔偿标准升级
某科技公司以"绩效考核不达标"单方解除员工合同,但未能提供有效考核依据。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2N标准)及未提前30日通知的代通知金,明确企业需完善考核制度并留存书面证据。 -
电子考勤记录的法律效力
外卖平台骑手索赔加班费案中,企业声称使用APP打卡但无法导出完整记录,法院直接采信劳动者提供的截图证据,裁定企业支付3年加班费差额,凸显电子数据保存的合规必要性。 -
"隐形加班"**破冰
设计师下班后通过微信处理工作超500条/月,法院首次认定"持续性线上待命"属于加班,按最低工资标准折算加班费,为新型用工模式划定红线。 -
社保补缴争议新趋势
多地出现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保同时主张经济补偿的案例,部分法院支持因企业未缴社保而辞职的员工获得N倍补偿,但需注意60日仲裁时效限制。
提示:劳动者应定期保存工资条、加班沟通记录等证据,遇纠纷时优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企业需重构考勤、薪酬制度,避免因管理漏洞引发群体性诉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