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并非“撤掉”,而是通过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部分整合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同时地方林业机构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2024年全国超100个县市已恢复独立设置林业局。
-
中央层面改革:职能整合升级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原国家林业局与草原、自然保护地等管理职责合并,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由自然资源部管理,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此举旨在统筹生态系统保护,强化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监管。 -
地方实践:因地制宜动态调整
近年来,广东、湖南、甘肃等地密集恢复独立林业局,2024年新增超100个县市案例。例如,天津市在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加挂林业局牌子,宁夏将林草局升格为正厅级机构,甘肃50%县区独立设置林草局。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浙江、福建)多保留独立机构,而欠发达地区可能整合职能。 -
基层强化:乡镇林业站逐步恢复
针对“基层林业站被撤销”的争议,四川、山东等地通过恢复乡镇林业站或加挂林长办牌子,解决基层服务短板。例如,广东20个镇街设立林业工作站,浙江温州34个乡镇加挂林业站牌子。 -
改革逻辑:生态与经济双驱动
林业部门承担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2023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超9.2万亿元,浙江等重点省份通过林业带动农民增收,印证其不可替代性。机构调整的核心是提升效能,而非弱化职能。
总结:林业机构的存废取决于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改革趋势是“优化而非取消”,通过职能整合或独立设置,更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