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就业政策,未毕业但缴纳了五险的情况通常 不视为应届生 ,具体分析如下:
一、应届生的基本定义
应届生主要指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
-
毕业后两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就业部门。
二、缴纳五险与就业状态的关系
-
劳动关系与社保的关联性
缴纳五险(包括五险一金)通常意味着与用人单位建立了正式劳动关系,表明已进入职场。2. 社保缴纳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定情形,此时员工不再属于“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范畴。
三、具体影响
-
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
若在择业期内(通常为两年)缴纳五险,将无法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需待入职后转为正式员工。
-
实习与就业的区分
即使处于实习状态,若单位开始缴纳五险,通常会被认定为已就业,不再符合应届生的定义。
四、特殊情况说明
-
毕业前签订三方协议 :若签订三方协议但未实际入职(如仍在校学习),可能不视为就业,但需注意协议条款对就业状态的影响。
-
社保缴纳时间 :社保缴纳记录会影响档案管理,但不会改变应届生的初始认定状态。
总结
未毕业但缴纳五险的情况通常不认定为应届生,主要因社保缴纳标志着劳动关系的建立。若需保留应届生身份,建议在毕业前完成学业或通过其他途径(如公务员考试)进入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