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不会取消92年前的工龄计算,但养老金并轨改革后,92年前工龄的核算方式有所调整,主要影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基本不受影响。
-
养老金并轨改革背景
2014年10月,我国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结束“双轨制”,与企业职工养老制度并轨。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按工龄和退休前工资比例发放,92年前工龄直接计入待遇;改革后,统一按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计算养老金。 -
92年前工龄如何认定
- 企业职工:92年前工龄视为“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养老金,不受并轨影响。
-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2014年10月前的工龄(含92年前)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过渡,通过“过渡性养老金”补足差额,确保待遇不降低。
-
关键调整点
- 视同缴费政策:92年前未缴费的工龄仍有效,但核算方式从“按工资比例”改为“按缴费指数和社平工资折算”。
- 十年过渡期:2014—2024年为机关事业单位过渡期,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新旧办法对比后“保低限高”,2024年后完全按新办法计算。
-
常见误区澄清
- 取消工龄? 不存在,92年前工龄仍计入总缴费年限。
- 待遇下降? 改革通过过渡性养老金和补贴机制保障平稳衔接,多数人实际待遇不受影响。
总结:92年前工龄仍是养老金计算的重要依据,但核算规则因并轨改革更透明化。临近退休人员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个性化测算养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