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三天后能否直接走人? 关键结论是:不能单方面认定自动离职,但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需结合公司规章制度、法律程序及实际后果综合判断,擅自离岗可能面临工资扣除、赔偿损失甚至法律纠纷风险。
-
法律未定义“自动离职”
现行劳动法未明确“旷工自动离职”的效力,企业单方面规定“旷工3天视同离职”缺乏法律依据。用人单位需通过合法程序(如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解除合同,例如证明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并履行通知义务。 -
公司规章制度的决定性作用
- 若企业制度明确“旷工3天属严重违纪”,且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解除劳动合同合法。
- 无相关制度时,法院可能根据旷工天数、实际损失(如生产线停工)等个案判定。
-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工资权益:旷工期间工资可不支付,但已工作天数工资需结算,单位不得克扣。
- 离职程序:即使旷工,劳动者仍需办理离职手续(如交接、社保转移),否则影响权益。
- 赔偿风险:若旷工造成损失(如业务停滞),单位可索赔。
-
用人单位的合规操作
合法解除需满足:制度合法、考勤证据充分、书面催告返岗、通知工会等程序。程序瑕疵可能导致“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提示:旷工后应优先与单位沟通,避免单方行动;用人单位需完善制度并留存证据,双方依法处理才能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