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广西仍存在传销活动,但形式已从传统聚集式转向更隐蔽的网络传销,且打击力度持续加强。新型传销以“虚拟货币”“爱心慈善”“西部大开发”等名义伪装,涉案金额动辄数亿元,跨区域蔓延迅速。尽管南宁、防城港等城市已摘除“全国传销重点整治城市”帽子,但桂林临桂等地仍频发以网恋交友为诱饵的传销案件,需高度警惕。
-
网络传销成为主流,隐蔽性极强
当前广西传销以线上平台为主,如“隆盈天下”“由爱超级购”等,通过高额返利、层级分佣发展会员,会员数量可达百万级。这类传销利用第三方支付、境外服务器规避监管,证据调取难度大,部分平台“换马甲”速度远超打击进度。 -
传统聚集式传销局部反弹
桂林临桂、北海等地出现“西部大开发”“33500工程”等聚集式传销,以旅游、网恋名义诱骗外地人参与。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或单身群体,洗脑话术结合地标建筑“解读”,宣称投资3万余元可获千万回报,实则血本无归。 -
政府高压打击与治理难点
广西近年破获多起亿元级传销案,2024年查获涉传人员1.75万人,但网络传销涉及跨省资金流、数据调取滞后等问题。部分案件因刑责标准不足,仅能批评教育参与者,导致再生性强。
总结:广西传销尚未根除,但形式升级、地域转移。公众需警惕“高回报”骗局,尤其防范网络交友、投资理财类话术,遇可疑情况立即报警。政府正通过跨区域协作、数据化监管等手段持续围剿,普通人保持理性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