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警惕
广西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多发态势,但通过持续打击和公众防范意识提升,犯罪规模有所遏制。具体情况如下:
一、诈骗案件现状
-
案件数量与损失
近年来广西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和抓获嫌疑人数逐年上升。例如,2020年破案3307起,抓获嫌疑人9140人,同比上升118.4%;2023年1-11月破电诈案件1.52万起,同比上升105.2%。但2024年以来,立案数和案损同比分别下降42.8%、42%,显示打击效果显著。
-
高发领域与手法
-
网络**、刷单、冒充客服 :占发案80%左右,其中网络**诈骗占比最高(33%)。
-
新型诈骗手段 :包括利用电话、网络交友诱导投资(如“杀猪盘”)、虚假购物(防疫物资诈骗)等。
-
人群特征 :低龄化趋势明显,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成为高发群体。
-
-
地域与外流犯罪
宾阳等地曾因诈骗案件高发著称,广西籍诈骗分子外溢作案问题得到一定遏制。但需注意新型诈骗可能跨区域实施。
二、防范措施与成效
-
预警劝阻机制
全区反诈中心累计发布预警信息155.2万人次,成功劝阻151.5万人次,避免损失30亿元。预警成功率高达98.9%。
-
部门联合打击
公安机关与通信、金融等部门联合开展行动,破获窝点900余个,冻结资金38.6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100人。
-
社会宣传效果
通过反诈宣传,群众防范意识显著提升,2020年广西反诈工作排名全国第十。
三、公众建议
-
提高警惕 :对网络交友、投资理财、兼职刷单等说“不”。
-
核实信息 :遇自称公检法、客服等人员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
保护隐私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
及时报警 :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报警,配合调查。
广西通过法律打击与技术防范相结合,有效遏制了诈骗犯罪,但需持续关注新型诈骗手段,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