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渡期中人的退休养老金待遇主要受新老办法对比政策影响,具体如下:
一、过渡期政策核心
-
新老办法对比
过渡期内(2014.10-2023.12)采用新老办法对比计发养老金,新办法以改革后制度为基础,老办法按改革前标准计算。若新办法养老金高于老办法,则按比例逐年递增补发(第一年10%,第十年100%)。
-
待遇保障原则
以“保低限高”为原则,确保中人养老金不降低。即使新办法计算结果低于老办法,也按老办法发放。
二、养老金组成变化
过渡期结束后(2024.10起),养老金由四部分构成:
-
基础养老金 :计发基数×缴费指数×缴费年限×1%。
-
过渡性养老金 :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
-
职业年金 :个人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
三、关键影响因素
-
计发基数差异
2014-2024年全省平均工资增长显著(如四川从4476元涨至8079元),导致新老办法计算结果差异可达5500元以上,最终养老金差距扩大至6500元以上。
-
视同缴费年限
改革前工作年限按1.6-1.8的视同缴费指数计算,显著提升养老金水平。
四、过渡期结束后的变化
-
待遇稳定
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完全按新办法计算,但不会降低,且职业年金等补充收入逐步增加。
-
计算方式统一
与企业退休人员计算方式一致,简化了养老金核算流程。
五、注意事项
-
过渡期补发比例仅按退休当年核定,次年起保持不变。
-
不同地区计发基数差异较大,需以当地实际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