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计算主要依据社保缴费记录,档案记录作为辅助参考。我国工龄认定遵循"社保为主、档案为辅"的原则,社保连续缴费年限是核定工龄的核心依据,档案中的工作经历主要用于补充证明社保中断期间的劳动关系。以下是具体认定标准:
- 社保记录的权威性
- 养老保险缴费记录是计算工龄的法定凭证,系统自动记录缴费起止时间
- 同一地区社保缴费年限可累计计算,跨省转移需办理社保关系接续
- 社保中断期间若存在劳动关系,需通过档案材料补充认定
- 档案的补充作用
- 记载正式入职、离职日期的工作调动文件
- 记载工资变动的审批表可佐证劳动关系存续
- 特殊工种、职称评定等专项材料影响工龄折算
- 特殊情况处理
-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需调阅档案认定
- 退伍军人军龄凭档案《退出现役登记表》计入工龄
- 知青下乡年限需档案中的《上山下乡登记表》确认
建议定期通过"掌上12333"APP查询社保缴费明细,发现漏缴及时补正。档案材料应确保包含劳动合同、离职证明等关键文件,个人保管档案需及时移交人才服务中心存档。工龄认定直接影响带薪年假、退休金等权益,建议提前1年核对相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