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考取中医医师资格证:
师承途径
公证备案:与具有执业15年以上或副主任职称的中医师签订师承合同,并到当地公证处进行公证,跟师学习3年。
出师考试:跟师期满3年后,参加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中医理论和实操模拟(笔试+面试)。
报考助理医师:取得出师证满1年后,可报名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报考执业医师: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确有专长途径
报考确有专长证书:满足25周岁以上,有一定中医基础等条件,可报名参加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考试,考试形式为中医理论+实操模拟(笔试+面试)。
报考助理医师:取得确有专长证书满1年后,可报名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报考执业医师:取得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后,注册满5年,可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中医专长医师途径
报考中医专长医师:要求25周岁以上,有多年自学、祖传或行医经验,有独特技术,可参加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形式为实践技能考核(面试)。
报考执业医师: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证书后,在注册执业满5年,可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重新获取医学学历途径
获取学历:通过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对口升学、单招等途径,进入全日制大专或本科学习医学专业,分别需要3年和5年。
报考助理医师:大专毕业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报考执业助理医师。
报考执业医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工作满二年可报考执业医师;本科毕业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直接报考执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