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 通常指的是正式员工 。在计划经济时期,编制与体制内和国企绑定,形成了行政级别。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入职的员工统称为“合同制员工”,而此前入职的老员工都是有企业“编制”的正式工。尽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的推进,国企的行政级别逐渐淡化,但“编制”的概念仍深入人心。编制员工通常与企业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享有完善的福利待遇和稳定的工作,是国企的基本用工形式。
具体来说,编制员工在国企中通常指的是正式工,他们享有法律保障的各项权益,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以及带薪年假、病假等各种假期。编制岗位是企业编制内的固定职位,设置和管理通常严格按照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规划进行。
因此,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编制通常指的是正式员工,尤其是在国企中,编制员工通常享有较为稳定的工作和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