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入编制通常意味着是体制内正式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财政预算内的工资福利保障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岗位被描述为“纳入编制管理”,那么它一般是有编制的。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
招聘公告 :有些用人单位会在公告标题或正文中直接注明“招聘XX编制人员”或“XX编外人员”,一目了然。更多情况下用词会比较委婉,如“经XX部门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纳入XX编制管理”等,言外之意就是有编制。
-
用人单位性质 :一般来说,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大多有编制,而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编制就不太好说了。
-
聘用形式和待遇 :如果是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工资发放渠道、社保缴纳方式与正式在编人员一致,基本可以判定有编制。反之,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的,大概率是没有编制的。
-
编制内外待遇差异 :编制内外在职称评定、培训进修、晋升调动等方面待遇差异也很明显。
综上所述, 纳入编制通常意味着是体制内正式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财政预算内的工资福利保障 。如果一个岗位被描述为“纳入编制管理”,那么它一般是有编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