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金是否需要交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关键亮点:赔偿金中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部分免征个税,超出部分需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税,计算公式为,其中免税额度为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
-
免税部分与应税部分划分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获得的一次性赔偿金(含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等),若金额不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则全额免税;超过部分需单独计税,不并入综合所得。例如,当地平均工资为6万元,赔偿金20万元,则免税额度为18万元,应税部分为2万元。 -
计算公式与步骤
- 步骤1:确定应税基数 = 赔偿金总额 - 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 × 3。
- 步骤2:将应税基数除以工作年限(上限12年),得到月均应税收入。例如,应税基数2万元、工作年限5年,则月均应税收入为4000元。
- 步骤3:根据月均收入对应税率表计算个税。若月均40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则月税额 = 元,总税额 = 190 × 5 = 950元。
-
特殊情形与注意事项
- 工伤赔偿:依法免征个税,无需计算。
- 跨地区差异:各地平均工资标准不同,需以当地数据为准。
- 时效性:税率和扣除数可能随政策调整,建议以最新税法为准。
总结:赔偿金交税计算需结合地方标准和实际金额,超出免税部分需分段计税。若金额较高或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税务机构以确保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