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0年的“n+1”赔偿规则是指:劳动者被裁员时,用人单位需支付20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n=工作年限),外加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若未提前30日通知)。 计算基数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若月薪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则基数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
“n”的计算逻辑
每满1年工龄对应1个月工资,20年工龄即20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月工资计算,半年以上不满1年按1个月计算。例如,月薪2万元且工龄20年,“n”部分为40万元(20×2万)。 -
“+1”的适用条件
仅当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解除合同(如员工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无法履职等)且未提前30日通知时,才需支付1个月代通知金。协商解除或违法裁员不适用此规则。 -
工资基数与上限
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收入计算,含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若平均工资超过当地职工月均工资3倍,则基数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最高12年(如高管月薪5万,当地月均工资1万,则基数按3万计算)。 -
常见误区澄清
- “n+1”并非法定术语,而是对经济补偿与代通知金的通俗表述。
- 违法裁员应支付2n赔偿(40个月工资),而非n+1。
- 协商离职的补偿可高于n+1,但需双方自愿达成。
提示:若公司拒绝支付或金额不符,建议保留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特殊情况下(如跨地区就业),需结合地方规定核算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