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符合特定情形下可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等。
一、员工严重违纪或失职
如果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确保规章制度合法且已向员工公示。
二、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
当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且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员工,或支付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三、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
若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提前通知或支付经济补偿。
四、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或技术革新等原因,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可以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支付经济补偿。
五、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需按照员工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计算。
总结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确保解除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员工在遭遇违法解除时,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