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制度型开放和多边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外贸、稳外资,同时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网络为支柱构建全球经贸新格局。其亮点包括: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扩大数字贸易与绿色贸易、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以及通过区域合作对冲逆全球化风险。
-
制度型开放深化:中国正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例如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自贸试验区试点金融领域国际规则对接,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RCEP)高质量实施,并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系协定》(CPTPP)。
-
外贸结构升级:通过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拓展新动能,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扩大高技术、绿色产品贸易,例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等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
“一带一路”高质量推进:与151个国家签署合作文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项目落地,带动基建、能源等领域的产业链协同出海,形成“贸易+投资+标准”的立体合作模式。
-
外资吸引力强化:通过“投资中国”品牌和营商环境优化,2024年新设外资企业5.9万家。政策聚焦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并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例如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在天津获批运营。
-
多边合作与风险应对:面对保护主义,中国通过双边自贸协定(如与马尔代夫协定关税减让超95%)和区域合作(如亚太经合组织)稳定外部市场,同时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集群发展。
提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兼具战略定力与灵活性,未来需平衡开放与安全,进一步释放制度型开放红利,同时关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新兴领域的话语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