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取消某个岗位后进行调岗的合法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合法调岗的三大前提
-
客观情况变化
调岗需因企业业务调整、技术升级等非主观因素导致原岗位无法履行,如部门撤销、合并等。
-
岗位关联性
新岗位应与原岗位内容、专业能力匹配,例如技术岗调质检岗合理,但调为保洁岗则可能违法。
-
待遇保障
调岗后薪资不得明显降低(除非协商一致),且不得包含侮辱性或惩罚性内容。
二、调岗程序要求
-
协商优先 :企业应首先与员工协商,达成书面或口头变更协议,履行超过1个月视为有效。
-
合法解除程序 :若协商无果且无合理岗位可调,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单方解除合同,需支付N或N+1补偿。
三、特殊情形处理
-
孕期/哺乳期女职工 :企业不得随意调岗、降薪,调岗需符合特殊保护规定。
-
部门单方面取消 :若取消属企业自主管理行为(非客观因素),调岗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四、争议解决途径
- 劳动者可主张调岗不合理或违法,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维持原岗位或赔偿。
总结 :公司调岗需严格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和程序性要求,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建议企业在调岗前与员工充分沟通,并留存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