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外出,远离危险区域
以下是避免雷击灾害的综合防护措施,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防雷环境防护
- 安装专业防雷设施
-
建筑物需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确保接地装置符合规范。
-
高压输电线路需架设避雷线,形成完整接闪系统。
- 金属物体与场所防护
-
金属设备、管道、门窗等需接地,钢筋混凝土屋顶需形成导电通路。
-
避免使用无防雷措施的电器,拔掉电源插头,关闭燃气、水电等设备。
二、户外行为准则
- 避免高风险区域
-
不在河流、湖泊、空旷地、高楼、烟囱、电杆等处停留或避雨。
-
高山、丘陵、水边等开阔地带需远离,避免成为雷击目标。
- 日常活动注意事项
-
雨天不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钓鱼竿)、雨伞,不穿湿衣服靠近金属物体。
-
驾车时关闭发动机、收音机、空调,避免在车内使用手机。
三、应急避险措施
- 立即采取防护姿势
-
无处可躲时,蹲下身体、双脚并拢,降低身体高度以减少跨步电压。
-
在空旷地可寻找低洼地或沟壑躲避,避免站立或奔跑。
- 雷击后处理
-
若被雷击,立即停止活动,倒地休息并等待15-30分钟后再行动。
-
发现雷击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四、日常预防建议
- 知识普及与教育
-
家庭成员需掌握防雷知识,儿童应通过科普教育了解避雷常识。
-
单位应设立防雷责任人,定期检测和维护防雷设施。
- 环境优化
-
屋顶安装避雷带或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电阻达标。
-
电力线路采用避雷器保护,减少电磁脉冲对设备的损害。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雷击风险。若在雷击后出现意识模糊、肌肉痉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