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考考试大纲的性质与作用
自考考试大纲是根据自考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考的特点,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课程学习与考试的内容和范围,规定自考课程考试标准并使考核要求具体化的文件,是指导个人自学、社会助学、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编写教材和自学辅导书的依据。
二、自考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构成
- 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
- 这部分主要阐述课程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设置该课程的初衷和目标等内容。
-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 内容范围:规定了该门自考课程考试涵盖的内容范围。例如某门课程关于某个专业理论的发展历程、相关概念等内容是否在考核范围内都会明确指出。
- 考核深度:确定各部分内容的考核深度,是命题时确定试题在课程各部分内容中的分布、考核不同认识层次(如识记、理解、应用等)的试题的占分比例、重点、次重点及一般知识的占分比例的基本依据。比如对于某个重要知识点可能要求深入理解并应用,在考试中占分比例就会相对较高,而对于一般性的了解内容,占分比例可能较低。
-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 试题类型:可能会提及该门课程所采用的试题类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还可能给出样题帮助考生了解考试题型的样式和答题要求。
- 难度比例:说明试题的难度分布情况,例如容易、中等、较难试题各自所占的大致比例,让考生对考试难度有个初步预期。
- 考试时间长短:告知考生考试的时长,以便考生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三、自考考试大纲在学习中的运用
- 避免两种偏向
- 不能只复习课本,不看考试大纲;也不能只看考试大纲和复习总结,不看课本。要将大纲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复习。
- 分清主次
- 根据大纲分清知识点的主次关系,明确哪些是重点需要着重掌握(如要求“掌握”“运用”的内容),哪些是次重点(如要求“理解”的内容),哪些是一般了解即可(如要求“识记”的内容),在教材上做好标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 构建知识框架
- 按照大纲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比较、分析和综合,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创建基础知识框架,从整体上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脉,这样有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内容。
- 依据大纲进行训练
- 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加强对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答题能力。例如,如果大纲中某知识点经常以简答题形式考核,就可以针对该知识点进行简答题的训练。
- 根据大纲复习时,要求识记和掌握的重点背下来,对于提高成绩有帮助。还可以通过网上下载历年试卷,把答案在教材书中找出来,因为自考试题往往会反复考到,掌握这些题目有助于顺利通过考试。
本文《自考科目考试大纲解读》系
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14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