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需符合法律和医学双重认定标准。
1.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需满足以下条件: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 疾病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符合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2. 医学标准
职业病诊断需遵循《职业病诊断通则》:
- 疾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明确;
-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 综合分析接触史、毒理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确定因果关系。
3. 常见职业病类型
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
- 职业性尘肺病(如矽肺病);
- 职业性皮肤病(如光接触性皮炎);
- 职业性化学中毒(如苯中毒);
- 职业性肿瘤(如石棉所致肺癌);
-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
4. 职业病认定流程
劳动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 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
总结
职业病认定需同时满足法律和医学标准,劳动者可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相关赔偿。若您怀疑自己患有职业病,请尽快到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检查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