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第二学士招生

​2024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跨学科深造的机会,学制两年、全日制学习,​​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增强就业竞争力。​​关键亮点包括:招生对象覆盖应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专业选择灵活(可跨学科门类或同门类不同专业类)、依托“双一流”学科或优势专业开设,且学历学籍受教育部认可。​

  1. ​招生对象与条件​
    主要面向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近三年未就业的往届生,需已取得学士学位。报考专业需与原本科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或同门类但不同专业类(如工学转经济学),具体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2024版)》为准。

  2. ​报考流程与时间​
    招生集中在6-7月,高校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满5年方可招生。考生需通过高校自主组织的考试或审核(部分院校要求面试),录取后学籍注册至学信网。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等已发布2024年招生简章,明确报名截止时间和考核方式。

  3. ​专业与就业优势​
    高校优先在“双一流”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开设第二学士学位,如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等热门领域。毕业生按应届生身份就业,部分省份(如河南)明确将招生计划向紧缺专业倾斜,提升就业适配性。

  4. ​政策支持与趋势​
    教育部鼓励跨校报考,2024年政策进一步细化招生计划分配和考核标准。部分高校开放跨省招生,但实际执行中仍以校内招生为主,需关注目标院校简章。

​提示:​​ 考生需尽早查询目标高校招生简章,确认专业限制与报考材料(如成绩单、学位证明),并注意学籍注册截止时间。第二学士学位适合希望转专业或深化复合技能的学生,但需权衡两年全日制学习的成本与职业规划。

本文《24年第二学士招生》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0694.html

相关推荐

第二学士学位班是什么意思

第二学士学位班 是指在完成本科教育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学生再次进入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全日制学习,以获得第二个不同学科的学士学位。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对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下是关于第二学士学位班的几个关键点: 1.培养目标与定位:第二学士学位班主要面向已经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旨在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使学生掌握另一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5第二学位招生院校名单

​​2025年国内多所顶尖高校及特色院校开放第二学位招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211院校,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区域强校,部分专业支持跨学科报考且无面试要求。​ ​ 以下是关键信息分点详解: ​​名校资源集中​ ​:清北复交等传统名校提供第二学位,但名额倾向本校生;国际院校如斯坦福、哥大也对全球开放申请,需注意语言和学分要求。 ​​广东地区特色招生​ ​:华南农业大学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我国根本法吗

民法典不是我国的根本法,我国的根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是具体分析: 根本法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民法典的法律地位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属于普通法律范畴,其立法依据是宪法。民法典在民事领域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但效力从属于宪法。 宪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宪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法典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但并非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法律。具体说明如下: 法典命名首创性 该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法制度进入民法典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 立法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通过多部重要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民法典是系统整合这些法律成果的综合性法典。 法律体系地位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哪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正式颁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立法历程 民法典的编纂历经数十年,最早可追溯至1954年的首次起草尝试,后因历史原因多次中断。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任务,2016年启动系统性编纂工作,2020年完成审议并颁布。 核心意义

2025-05-01 资格考试

我国有哪几部法典

我国现行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他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虽为根本大法,但不属于单一法典类型。以下是具体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共7编1260条,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基础性和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根本大法,规定最高法律效力,现行版本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五次修订。 其他法律体系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为啥叫法典

‌民法典被称为"法典"是因为它是系统化、体系化的法律规范集合,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权威性三大特征 ‌。作为新中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通过科学编排将分散的民事法律规范整合为有机整体,体现了国家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顶层设计。 ‌体系化整合 ‌ 民法典将原《婚姻法》《继承法》等9部单行法律整合为7编1260条,形成"总则+分则"的逻辑结构。这种编纂方式消除了法律冲突

2025-05-01 资格考试

新教师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新《教师法》目前仍处于立法审议预备阶段,2025年9月前正式颁布的可能性较低,但部分改革措施(如学历门槛提升、薪资对标公务员)已通过地方试点逐步推进。 立法进程与时间表 修订草案自2021年发布后,2024年被列入国务院“预备审议项目”,但截至2025年4月尚未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流程。按常规立法程序(需三次审议),若进展顺利,可能于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完成颁布。 地方试点先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1092条最新规定

《民法典》第1092条明确规定,夫妻一方若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对该方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发现上述行为的,另一方可以再次起诉请求分割。 一、明确适用范围 该条款不仅适用于离婚时,还适用于婚内或离婚诉讼阶段。只要发现一方存在上述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均可适用此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夫妻共同财产权的保护。 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民法典1092条原文及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是关于夫妻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具体内容及解释如下: 一、条文原文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二、核心内容解析 侵害共同财产的行为 包括:

2025-05-01 资格考试

大二学生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证吗

根据现行规定,大二学生 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 ,需等到大三及以上年级或满足特定条件后方可报考。具体要求如下: 报考条件限制 普通高校在校生需满足: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三年级以上本科生(含专升本) 、 毕业年度的专科生 、 在读研究生 方可报考。 大二学生因未达到学历要求,不符合报考资格。 例外情况说明 部分省份可能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但需以当地教育考试院最新规定为准。 备考建议

2025-05-01 资格考试

有硕士学位没有学士学位

拥有硕士学位但没有学士学位,这种情况完全可行,并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硕士学位是学习成果的证明,而学士学位则更多是学术经历的标志。没有学士学位但获得硕士学位,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通过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等途径获得本科学历后,再考取硕士研究生。 1. 学历与学位的区别 学历是个人学习的经历证明,如本科、硕士等,而学位则是对学术水平或专业能力的认可。学士学位是本科毕业的标志

2025-05-01 资格考试

学位法颁布学位条例还有效吗

不再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于2024年4月26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自1981年1月1日《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标志着我国学位法律制度进入新时代。 关于《学位条例》的效力问题: 废止时间 根据官方信息,《学位法》实施后,《学位条例》同时废止。 历史地位 《学位条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奠定了我国学位制度的基础,但经过40多年的发展

2025-05-01 资格考试

学位法颁布哪一年

学位法颁布于2024年4月26日 ,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学位法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学位法的制定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规范学位授予活动,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制度实施,促进教育、文化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位法的制定对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

2025-05-01 资格考试

学位法和学位条例的对比

‌学位法与学位条例的核心区别在于法律效力层级不同:《学位法》是上位法,具有普遍约束力;而《学位条例》是行政法规,仅针对特定管理环节。 ‌ 两者共同构成我国学位制度的法律框架,但在适用范围、制定程序、内容深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法律位阶差异 ‌ 《学位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属于国家法律,效力高于国务院颁布的《学位条例》。前者规范学位授予的根本原则,后者侧重具体实施细节。例如

2025-05-01 资格考试

在职研究生不用去学校上学吗

在职研究生是否需要到学校上课,取决于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类型,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非全日制研究生(需到校上课) 采用周末班、集中班、寒暑假班等面授形式,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到校上课,通常与工作日不冲突。这类课程侧重实践和互动,适合希望系统学习且时间较充裕的人群。 同等学力申硕(可远程学习) 部分院校支持网络远程教学,学员无需频繁到校。平时可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仅在考试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5最新限号一天罚款几次

2025年最新限号政策下,违反限行规定一天通常只罚款1次(最高200元),且多数地区不重复扣分 ,但具体执行可能因城市而异。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单日处罚上限 主流城市如广州和多数地区规定,电子眼或交警抓拍后,同一自然日仅处罚1次,罚款100-200元,超3小时可能累计(部分城市例外)。若已处罚并出示凭证,同一时段内不再重复罚款。 扣分与罚款标准 通常扣3分并罚款20-200元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5年北京首次违章怎样免罚

需符合条件并选择处理方式 根据2025年北京交通管理政策,首次违章免罚需满足特定条件,并通过规范流程办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免罚条件 首次违法 :仅限初次发生交通违法行为,若再次违法将不再享受免罚。 无事故或拥堵 :未发生交通事故或造成交通拥堵。 无严重违法行为 :未涉及酒驾、毒驾、逃逸等严重交通违法。 无重复处罚记录 :未因同一违法行为被查处过两次及以上。 驾驶证未被吊销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25限行免费二次吗

​​2025年多地限行政策明确提供免费二次免罚机会,但具体规则因城市而异。​ ​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均设有年度或周期性的免罚机制,其中北京每月2次免罚、广州每年2次+12次预约通行、深圳每限行周期(约1年)2次免罚。​​关键差异在于免罚周期和附加权益​ ​,例如深圳支持每月额外申请1次免限行,而广州允许紧急情况临时补申请。 不同城市的限行免罚规则需重点关注三点:一是​​免罚次数是否跨周期清零​

2025-05-01 资格考试

限号行驶一天会被罚几次吗

限号行驶一天是否会被多次处罚,取决于具体的限行规定和执法力度。 通常情况下,如果车辆在限行区域内违反限号规定,可能会面临多次处罚,具体情况如下: 1.限行区域和时间的界定:限号行驶的处罚次数与限行区域的大小和限行时间的长短直接相关。在一些城市,限行区域可能覆盖整个市中心或特定区域,而在其他城市,限行区域可能仅限于某些主要道路。限行时间也各不相同,有些城市实行全天24小时限行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