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他人欠款15000元不还的情况,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解决,具体起诉流程如下:
一、起诉前准备
-
证据收集
-
必备材料:起诉状、身份证复印件、被告身份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转账记录(银行/支付宝/微信回单)、聊天记录(借款协议、催款记录)。
-
补充证据:证人证言、电话录音等(若无书面协议)。
-
-
确定管辖法院
-
一般原则:被告户籍地或常住地基层法院。
-
特殊约定:若借款合同明确约定管辖法院,则按约定执行。
-
二、起诉流程
-
提交材料
-
线下立案:携带起诉状、证据材料、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至法院立案庭。
-
网上立案: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实名认证后提交,选择“审判立案”类型,上传证据并填写信息。
-
-
法院受理与调解
-
审核通过后,法院将出具受理通知书,进行庭前调解(可尝试协商还款计划)。
-
调解失败则进入正式立案程序,安排开庭时间。
-
-
庭审与判决
-
原告需陈述借款事实、提交证据,被告进行答辩。
-
法院依据证据作出判决,明确还款金额及利息(如有约定)。
-
三、执行与后续
-
申请强制执行
- 裁判生效后,若被告未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直接划扣其银行/支付宝/微信账户资金。
-
时效与追偿
- 诉讼可中断诉讼时效,判决生效后即使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也可申请强制执行。
四、注意事项
-
时效限制 :普通债权诉讼时效为3年,自债务到期之日起计算。
-
小额诉讼 :若金额较小(如15000元),建议优先协商或调解,诉讼成本较高。
通过以上流程,可依法追回欠款并保障自身权益。若需法律帮助,可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