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会被开除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刑是否会被开除,需根据具体情形结合法律规定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况:
一、一般情况(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开除公职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无论是否缓刑,均会被开除公职。
-
解除劳动关系 :拘役属于主刑,被判拘役的会被开除公职,且无需支付补偿金,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公务员。
二、缓刑期间
-
暂不开除 :若处于缓刑考验期内,通常不会被开除公职,但需遵守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
-
撤销缓刑后处理 :若缓刑期间再犯罪或违反规定,可能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此时将面临开除公职。
三、其他情形
-
附加刑影响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附加刑不影响开除公职的判定。
-
程序与权限 :开除决定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作出,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四、法律依据与例外情况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 :明确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作为开除公职的法定情形。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刑事处罚)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总结 :大部分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刑(尤其是有期徒刑以上)会被开除公职,但缓刑期间暂不执行。具体处理需结合案件性质、情节及单位规定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