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退休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其养老金待遇结合“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过渡性办法”综合计算,通过“保低限高”确保待遇平稳过渡。“中人”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构成,采用新老办法对比后按比例发放,通常高于旧制度标准。
-
“中人”定义与政策背景
“中人”指2014年10月1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累计缴费满15年的人员。因改革前未实际缴纳社保,但工作年限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国家设立10年过渡期(2014-2024年)确保待遇衔接,采用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 -
新办法与老办法对比
保低限高机制下,若新办法待遇低于老办法,按老办法发放;高于老办法时,超出的部分分年度递增发放,2015年退休补发10%,2016年补发20%,依此类推,2024年后完全按新办法执行。例如某“中人”新办法计算为6500元/月,2024年退休则发放全额,而若低于老办法6000元/月则按旧标准发放。 -
养老金组成与计算方式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3)职业年金=职业年金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4)过渡性养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1.4%)。例如,某人缴费30年,视同25年,视同缴费指数1.2,全省社平工资6000元,基础养老金约1800元,若个人账户15万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约1086元,过渡性养老金约1800元,合计4686元/月(不含职业年金)。 -
待遇保障与趋势
“中人”待遇通常比旧制度更高。90%以上案例中,新办法待遇占优,且职业年金补充后更稳定。未来全国统筹推进后,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逐步缩小,缴费基数和年限对待遇影响显著。例如,缴费基数为社平工资300%的“中人”,退休金可超平均值的2倍以上。
“中人”退休金政策体现公平性与保障性,其待遇多因缴费基数、年限及地区差异而异,但整体向“多缴多得”优化。建议参保者核对视同缴费年限及职业年金账户,合理规划延长缴费期以提升未来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