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的3天半签约培训是其代理人招聘的核心环节,通过封闭式课程快速筛选合格销售人才,但需注意培训押金、代理人合同性质及业绩压力等潜在问题。
-
培训内容与流程:课程涵盖保险基础知识、销售技巧、职业规范等,采用全封闭高强度学习(每天8-10小时),结业需通过资格考试。典型安排包括企业背景介绍、产品解析、案例演练及团队激励活动,如“国寿企业家成长之夜”等。
-
签约机制与争议点:
- 押金要求:部分分公司要求缴纳培训押金(如100元),承诺结业退还,但实际可能存在拖延或克扣情况。
- 合同性质:签约后多为代理人合同而非劳动合同,无底薪保障,收入依赖销售业绩和团队增员。
- 快速上岗压力:培训后需立即投入客户开发,部分代理人反映存在“自购保单”或亲友推销的业绩考核压力。
-
行业合规性:中国人寿强调培训合规性,禁止诱导报名,但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招聘话术包装(如“储备干部”头衔)与岗位实际不符的问题。
提示:参与前需明确合同条款及收入结构,评估个人抗压能力与资源储备,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