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半个月突然离职有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已实际提供劳动的,用人单位必须支付对应报酬,无论是否提前通知或办理离职手续,工资均受法律保护。但离职程序不规范可能影响未结款项的结算效率。
分点论述
-
法律明确支持劳动者获取报酬的权利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履行了劳动义务,用人单位需按约定或实际出勤天数支付工资。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仍有权索要工资。若单位拒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 -
工资计算依据与特殊情况
- 正常出勤天数:根据实际工作天数×日工资标准结算,包括试用期。
-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合同约定工资的8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未签合同: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从入职第2个月起计算),但需先通过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
离职程序对工资的影响
- 未提前通知:若劳动合同约定需提前N天通知,突然离职可能需赔偿单位损失(如紧急顶岗成本),但已产生的工资仍需支付。
- 离职交接:单位可暂扣工资直至交接完成的情况仅限于合同明确约定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且扣除比例不得超过月工资的20%。
总结提示
劳动者离职时,单位不得以“未提前申请”“未找到接替人”等理由拒付或克扣工资。保留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证据等,可在争议发生时快速**。若单位拖延发放,可明确提出书面支付要求,并注明**时限和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