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的重要环节,主要涵盖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控制、员工管理及设施设备等方面。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环境卫生检查
-
清洁与消毒
-
外墙、门窗需定期清洁,保持干燥无尘;餐桌、地面、墙面需每日清洁,厨具和菜品储存容器需及时清洗。
-
洗消间、备餐间等功能间需符合生熟分开要求,排水沟、天花板等无积垢。
-
-
防虫防鼠措施
- 排烟设备需保持通畅,烟道定期清理;垃圾清运及时,防虫防鼠设施到位,与污染源距离≥25米。
二、食品安全控制
-
原材料管理
-
食材需来自正规渠道,检查保质期、无发霉变质现象,建立索证索票制度。
-
荤素食品需分池清洗,洗涤工具与食品用水分开使用。
-
-
加工与储存
-
加工过程需严格执行生熟分开、洗手消毒等规范,冷藏冷冻设备温度达标。
-
食品留样需按规范操作,记录完整存档。
-
三、员工管理
-
卫生与培训
-
员工需持健康证上岗,穿戴整洁工作服,操作前洗手消毒。
-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记录完整。
-
-
岗位责任
- 明确各岗位卫生责任,制度上墙公示;建立自查自纠机制,记录齐全。
四、设施设备检查
-
设备运行
-
加工设备、冷藏冷冻设备需定期维护,确保运行正常。
-
洗消间、备餐间等需配备通风扇、排湿设备,提升卫生环境。
-
-
布局合理性
- 加工区需满足人流、物流无交叉,生熟分开;功能间标识清晰,操作流程合理。
五、应急管理
需制定火灾、突发疾病等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应急处理流程。
总结 :餐饮隐患排查需系统化、常态化,通过定期检查、制度落实和员工培训,全面保障食品安全与卫生。